民之所望,检之所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岷县人民检察院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做实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聚焦县域特色中药材农业保护打造“当归检察”工作品牌,聚焦群众最关注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打造“守护归苗”工作品牌,聚焦群众身边公共利益保护打造“益心为岷”公益诉讼工作品牌,聚焦充分发挥数字检察质效打造“数智岷检”工作品牌,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以特色检察品牌矩阵赋能“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提质增效、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打造“当归检察”品牌,做优特色农业检察保护
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全国知名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岷县当归(“岷归”)因种植历史悠久、品质最佳闻名国内外,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岷县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当归产业发展,助力擦亮“当归之乡”的金字招牌。
打击治理并重,护航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这里的当归品质好,药用效果非常棒。”近日,在岷县当归城,来自广州的药商告诉记者,这里丰富多彩的中药材产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归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岷县检察院对相关犯罪的打击与治理。该院着眼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切实解决影响“三农”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药农各项权益不受侵害。跨部门建立涉当归检察工作专班,多角度、多方面排查涉中药材案件线索。探索建立完善惩治犯罪、综合治理、联动协作等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依法惩治各类破坏中药材特色农业发展犯罪6件。
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涉中药材轻微刑事案件实现源头治理,最大程度化解涉中药材矛盾纠纷,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调处涉山林土地、当归产权等争议纠纷案件。
聚焦主责主业,营造护药护农社会氛围
“甲拌磷农残超标,会严重影响种植当归的品质”,在走访药材加工企业中,负责人向检察官反映,“市场上存在非法销售甲拌磷等禁限用农药的情况”。针对这一线索,岷县检察院立即专项排查全县156家农药经销部,根据排查结果向行政机关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确保当归生长所需的独特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好的农资是种好药材的基础,岷县检察院紧盯当归农资保护,部署开展涉中药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走访调查各乡镇农资经营商户90余家,针对发现的化肥进销货台账不规范、种子经营未备案等普遍问题,及部分过期农药未撤柜等情况,召开涉中药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公开宣告会,向相关单位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辖区内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经营户的经营行为,确保农资安全,从源头保证当归种植“质”“量”双提升。
服务“岷归”创新,助推特色品牌做大做强
岷县共有中药材加工企业145家,中成药、中药饮片、养生茶、药膳汤料等加工产品丰富,“岷归”更获“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甘味”知名农产品等一系列品牌。为强化“岷归”等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岷县检察院揭牌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截至目前,该办公室共向当归种植、加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12件次。“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持续加大对当归产业相关领域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助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岷县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检察官介绍说。
下一步,岷县人民检察院将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关口”,着力构筑打击、服务、保护、宣传、预防为一体的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切实提升对“岷归”等特色品牌和创新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