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财产安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增强防诈意识,提高识别电信诈骗能力,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我们需要了解电信诈骗手段,做好防范。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一、网络刷单诈骗
易受骗群体:无业人群、在校学生等
诈骗手段:第一步:骗子通过网页、微信、QQ等发布招聘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刷单并承诺交易后返利。第二步:先以小额刷单并返利的方式让被骗人尝到“甜头”,当刷单交易金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且“消失”。
检察官提醒: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网络贷款诈骗
易受骗人群:个体、无业、学生等需要贷款人群
诈骗手段:第一步:骗子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低利息”等诱人的虚假信息诱骗被骗人下载贷款APP或者登陆网站。第二步:以需要交纳“手续费”“贷款保证金”等名义向被骗人收取费用,等被骗人交纳费用后骗子就会将你拉黑。
检察官提醒:网络贷款不可信,无担保,无抵押的非正规贷款必定是“陷阱”,如需要资金周转请到正规银行办理贷款。
三、网络婚恋诈骗
易受骗群体:大龄未婚、离异单身男女性
诈骗手段:第一步:骗子通过营造虚假身份伪装成被骗人所期待的合格伴侣身份,通过与被骗人长期聊天,确定男女朋友关系,甚至是购买礼物等方式取得被骗人信任。第二步:一种是以其带你“发家致富”,并称有赌博内幕,系统漏洞等,诱骗你使用赌博软件下注、充值,等将你的财产骗取一空后你的“伴侣”就成为了“对方已将你拉黑”。还有就是需要路费“奔现”,其家人生病需用钱等直接欺骗你转账。
检察官提醒:网络婚恋需谨慎,打款转账不可行,网线另一头的“宝宝”也可能是“抠脚大汉”。
四、冒充公检法诈骗
易受骗群体:防范意识较差群体,老人受骗几率更高
诈骗手段:第一步:骗子非法收集你的个人信息后通过电话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称你的快递或者银行卡涉嫌犯罪,需要财产冻结、资金查询等方式要取你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第二步:用骗取到的银行信息将你的余额转走。
检察官提醒: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线上办公,更不会要取你的银行卡或者财产信息,如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电话要仔细甄别,若真的涉及案件,应去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调查。
遇到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①查看对方银行卡属银行,及时通过手机银行或电话等方式,口头挂失对方银行卡以阻断对方将卡上金额转出;
②及时报警并保存被骗的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有利条件。
最后,不要相信任何能不劳而获的事情,切记不可贪,多学习防诈知识,提高自己的防诈意识,做保护自己“钱袋子”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