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岷检动态 > 正文
岷检动态

点亮希望之光,彰显检察担当 —— 岷县人民检察院司法救助暖人心

时间:2025-02-25 来源:岷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洪泰娟 点击数:

近年来,岷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守司法为民初心,用实际行动做实为民实事,以司法救助为抓手,用心用情铺实“检察为民底色”,为良法善治尽责,让法治浸润人心。

守护困境未成年人的,“希望火种”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岷县人民检察院对困境未成年人的守护从未停歇。小强(化名)和小丽(化名)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残酷的玩笑。小强和小丽因一起刑事案件失去了母亲,祸不单行,不久后父亲又因病离世,家庭的支柱轰然崩塌。失去双亲庇佑,无稳定生活来源的姐弟二人陷入困境。

得知这一揪心状况,岷县人民检察院迅速反应,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案件承办检察官立即深入学校、村社,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加急为小强和小丽申请到 2.5 万元司法救助金,由于孩子未成年,通过多方沟通,最终确定由他们的成年兄长作为救助金使用监管人,三方签订资金监管协议,确保每一分钱都精准用于孩子们的成长所需;另一方面,考虑到家庭变故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创伤,检察官依托此前与民政等部门会签的《关于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办法》,及时与民政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建议将二人纳入孤儿救助范围,给予长期生活保障,并委托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多方携手,以微光汇聚大爱,重燃孩子们生活的希望之光。

驱散残疾人生活的,“重重迷雾”

包奶奶是一位智力二级残疾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有限,日常全靠家人照料。然而,生活的苦难一直如影随形,命运的重击却接踵而至。在一次家庭矛盾冲突中,其丈夫被女婿伤害致死,因案件特殊性,包奶奶一家至今未能获得任何赔偿。如今,年近六十的包奶奶只能与其同处困境的女儿及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至此,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其女儿身上,他们在生活的泥沼中艰难挣扎。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岷县人民检察院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全力帮扶。检察官主动上门,为包奶奶一家详细讲解司法救助政策,了解其家庭情况,收集申请司法救助所需材料,为包奶奶一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6.5万元,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曙光,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与力量。

帮扶困难妇女,“重启新生”

小红(化名)本拥有平凡幸福的生活,却在 2024年的一天遭遇晴天霹雳。丈夫小李(化名)在倒车时,意外将年仅三岁的女儿撞伤,虽全力抢救,孩子仍不幸离世,经事故认定,小李负全部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幸福家庭瞬间被阴霾笼罩,小红陷入无尽痛苦与绝望。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岷县人民检察院经公开听证,综合考量法理情,对小李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小红的艰难处境,让检察官们放心不下。通过内部协作机制,案件线索迅速移送至第三检察部,司法救助程序即刻启动,通过快速上报,司法救助金很快送到小红手中。此后,检察官多次与小红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并与民政部门沟通,助力申请社会救助。不久后,小红手提一篮鲜红野草莓来到检察院。此刻,她脸上不再是往日的悲伤与淡漠,而是洋溢着对生活重燃的希望。这份质朴的馈赠,饱含着她对检察院深深的感激。

司法救助之路任重道远,绝非一己之力可为,唯有凝聚各方合力,方能聚沙成塔,筑牢救急救困的 “坚实堡垒”。无论是面对折翼的少年儿童、艰难求生的残疾人,还是被刑事案件拖入深渊的妇女,岷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守在救助一线。以 “司法救助 + 多元帮扶” 为依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个司法救助案件,为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福祉勇毅前行。

关闭

智能悬浮区